“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而“無廢企業”是指以源頭減量、廠內循環、綠色低碳為原則,促使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單位通過原料替代、工藝改造、技術更新、循環利用等手段,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企業。
對于復合材料行業來說,與其他領域企業相比,鋼鐵、機械加工、塑料加工、尾礦處理、水泥、陶瓷、玻璃等行業產生的固體廢物,要么可以進行銷售產生效益,要么可以回爐再制造降低材料成本,而復合材料行業產生的一般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處置類似,需要給處置企業支付一定的費用,增加了企業的運行成本。這與復合材料行業產生的邊角廢料及報廢產品不可自然降解,無法再次利用,或者再次利用無價值有關系。 目前,復合材料企業產生固體廢物以復合材料邊角廢料、包裝物、金屬輔助材料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以及樹脂、助劑等化學品包裝、清潔化學品的易耗品、廢機油等危險固體廢物為主。在綜合利用方面,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中有價值的部分,企業通過相關廢品回收公司進行了處理;無價值的復合材料邊角廢料等,需要交給有能力的企業進行處理,并要承擔相應的處理費用;復合材料固體廢物主要以電廠焚燒為主要處置方式;復合材料粉塵一般進行收集后,和邊角廢料一起處理;而苯乙烯VOC一般通過收集后,通過光氧化、等離子、RTO、碳吸附中的至少兩種工藝技術結合進行處理。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復合材料生產過程中苯乙烯排放濃度較小,各種VOC處理技術效率低、處理不完全。而在有溫度的情況下,苯乙烯容易交聯,難以脫附。因此,復合材料行業以苯乙烯為主的VOC排放,經過收集處理很難長期穩定地排放達標,并且處理成本較高。 總體來說,現階段我國復合材料固體廢物回收綜合利用技術根據不同的固體廢物的形態、性質不同有不同的針對性回收綜合利用技術。而現階段較為成熟的可產業化的回收綜合利用技術主要有重復利用、機械粉碎法、熱解法(高溫裂解法)、化學降解法(溶劑法)、能量獲取法等,且已經具備了產業化、規模化的基礎。這都為復合材料行業打造“無廢企業”奠定了可實現的技術基礎。
而針對如何打造“無廢企業”這一問題,筆者認為,一是頂層設計,制度建設。首先,根據要求,為了實現低碳綠色發展,企業應該全員參與,建立“無廢企業”創建工作組,圍繞綠色、可持續發展原則,強化“無廢企業”的制度建設、從嚴“無廢企業”的固廢及廢氣、廢水的管理,加強“無廢企業”的宣傳力度,建立無紙化、信息化管理平臺等。 二是分類管理,精準回收。企業應根據產品工藝技術、工裝設備、工序等特點,精準排查和分析產廢的性質、形態、產廢量,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收集和處理方式,避免任何無組織排放。特別是對VOC和粉塵、水污染應更要排查清楚、達標排放。 三是源頭設計,減量為主。企業應該在產品設計的時候,就將綠色循環、低碳目標作為設計的準則。 四是環保處理,內部循環。復合材料企業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中最難處理、最沒有價值的就是復合材料固體廢物,目前處理復合材料固體廢物需要花費約1000元/噸的成本,給企業帶來不小的成本壓力。如果企業根據產廢情況自己建設產能合適、能耗較低的環保型粉碎設備,將復合材料固體廢物粉碎成可以添加的再生纖維或者再生粉末,對于SMC/BMC生產企業,可以將再生纖維、再生粉末作為填料直接添加的材料中,可以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性能的作用。 五是智能發展,低碳運行。企業應根據國家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積極提高“互聯網+”賦能智能制造,提高能效水平,提高生產效率;提高清潔能源的應用比例,實現低碳綠色發展。對于集中式處理復合材料固體廢物的園區或者地區,應積極開發再生纖維、再生板材等的綜合利用效率,提高綜合利用價值,并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追蹤體系。例如“復合材料固體廢物回收綜合利用產銷監管服務平臺”,通過平臺監控和服務,實現復合材料固體廢物全壽命周期的碳足跡、碳減排核算,實現復合材料固體廢物資源化、高價值化,徹底解決產廢企業的煩惱,實現“無廢企業”綠色低碳運營。
本文原載于《中國建材報》5月23日9版
版權聲明:復材云集尊重版權并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作;除無法溯源的文章,我們均在文末備注了來源;如文章視頻、圖片、文字涉及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并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立即刪除內容!